职业骗薪的危害与防范
文章发布:尚贤达猎头
时间:2023-09-05
浏览次数:891次
最近,上海破获了一起职业骗薪大案。在这起职业骗薪大案里,管虹和丈夫陈强属于金字塔尖的人物。短短3年,管虹陈强团伙累计非法骗受害企业资金数千万元之巨。作案手法其实很简单:光鲜简历、业绩包装->通过面试高薪入职用人单位->试用期无业绩->被用人单位辞退->要求支付全部薪水才肯离职->提请仲裁->获得非法收入
据了解,在上海,这样的职业骗薪群体不下数百人;在全国,这个数字要翻上几番。他们损害了城市营商环境,搅乱了招聘市场秩序,也挑战着法律的尊严。
在这起案件中,用人单位如果启用员工入职背景调查环节可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,员工入职背景调查环节的缺失为职业骗薪大开方便之门。
在当今社会,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求职者为了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,往往会在简历上进行各种美化或造假,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。而一些企业在招聘时,由于缺乏专业的背景调查机制,或者对背景调查不够重视,导致无法有效识别和筛选出简历造假者,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用人风险和损失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职业骗薪”,即一些人利用简历造假等手段,骗取企业的工资和福利,而不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。
职业骗薪的危害
职业骗薪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。职业骗薪者占据了企业的关键岗位,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,无法完成工作任务,甚至可能犯下严重的失误或违规行为,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。
2、浪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。职业骗薪者占用了企业的有限的人力资源名额,挤占了真正有能力和价值的人才的机会,同时消耗了企业的财力资源,包括工资、奖金、福利、培训等费用。
3、降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。职业骗薪者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果,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氛围,也会影响企业外部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满意度,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舆论危机。
4、增加企业的招聘成本和难度。职业骗薪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后,企业需要重新招聘合适的人才来填补空缺,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难度,特别是在人才市场紧俏的情况下。
职业骗薪的原因
职业骗薪现象的产生,既有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宏观因素,也有个人动机和心理等微观因素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:
1、个人动机。一些求职者出于对高收入、高福利、高地位等物质利益或精神需求的追求,而不顾自身能力和素质是否匹配岗位要求,采取简历造假等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。
2、个人心理。一些求职者由于自身能力或经验不足,或者受到社会压力或自卑感的影响,缺乏自信和勇气,认为自己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获得理想的工作,因此选择简历造假等手段来掩盖自己的不足。
3、企业缺失。一些企业在招聘时,由于缺乏专业的背景调查机制,或者对背景调查不够重视,导致无法有效识别和筛选出简历造假者,给职业骗薪者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职业骗薪的防范
针对职业骗薪现象,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遏制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建立专业的背景调查机制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需求,建立专业的背景调查机制,包括制定背景调查的标准和流程,设立专门的背景调查团队或委托第三方背景调查机构,对应聘者的个人信息、学历背景、工作履历、工作表现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核实和评估。
2、加强背景调查的重视程度。企业应该将背景调查作为招聘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,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环节。企业应该在招聘前就明确告知应聘者将进行背景调查,并在招聘后及时进行背景调查,以避免错失优秀人才或招聘到不合适人才。
3、提高背景调查的质量和效率。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,选择合适的背景调查项目和方法,以确保背景调查的质量和效率。企业应该利用各种合法的渠道和资源,如学信网、社保网、公开资料等,来获取应聘者的真实信息,并与应聘者提供的证明人或前任公司进行沟通和访谈,以获取更多的第一手信息。
4、建立良好的用人文化和信用体系。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用人文化和信用体系,以鼓励和奖励诚信求职和工作,同时惩戒和制裁欺诈求职和工作。企业应该在招聘时公开透明地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,以吸引符合企业理念和期望的人才,并在入职后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,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。
总之,员工入职背景调查环节是企业招聘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如果缺失或不完善,就会为职业骗薪大开方便之门,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用人风险和损失。因此,企业应该重视并加强员工入职背景调查环节,以有效防范和遏制职业骗薪现象,从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。